首页 » 科普宣传 » 乳腺百科 » 了解乳房

影响乳腺健康的相关因素(中)
2014-11-13 来源: 点击:1633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影响乳腺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女性朋友要尽量避开那些影响自己身体的因素,这样才能做一个健健康康的女人。 (续上篇

三、初潮年龄

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日益改善,不科学、不健康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习惯,造成孩子早熟、肥胖、初潮年龄提前。有资料显示:现在女孩初潮年龄已从原来的16岁下降到12岁甚至更早,初潮年龄反映了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标志着乳腺组织暴露于雌激素的开始。月经初潮年龄越早,乳腺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越早,发生乳腺疾病的几率越高。

四、孕产次数

乳腺疾病与孕产次数密切相关,初婚、生育年龄早、多产次都是乳腺的保护因素。初婚年龄早相应生育也早,加之产后哺乳,使卵巢停止或减少排卵,处于休眠状态,体内雌激素水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低水平,哺乳可抵消泌乳素对乳腺的刺激作用,多产次的作用也与此相似。另外,性能量可及时释放体内雌激素水平。高产次也是乳腺的保护因素,但只有足月产才有保护作用。而人工流产次数却是不利因素,流产不但不能降低乳腺疾病的危险,反而会增加乳腺疾病的发生,乳腺疾病由人工流产诱发的占40%左右。终止妊娠增加乳腺疾病的危险性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早期大量雌、孕激素可以加快乳腺细胞增生、增大,在妊娠第3个月期间,激素平衡可以使得这些细胞成熟和分化,如果这一过程被人为破坏,未能成熟分化细胞极容易出现复旧不全。而流产大多在怀孕3个月内进行,破坏了正常的激素水平,同时尚未大量产生雌三醇,故高流产次可增加患乳腺疾病的危险性。因此提倡育龄妇女长效的避孕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应尽量减少意外妊娠,做到安全有效避孕,以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

五、母乳喂养

职业女性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普遍都是晚婚晚育。而且这类人的母乳喂养普及率比较低,维持的时间也很短。有学者指出,哺乳时间长的妇女患乳腺疾病的概率要远远低于未哺乳的妇女,为了远离乳腺疾病,不鼓励晚育或者终生不育,生产后要尽量以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减低乳腺疾病的发生,因为产后哺乳对乳房是一种生理调节,对乳房有保护作用,未哺乳者乳汁在乳腺管内积聚贮留,堵塞乳腺管,乳汁分泌障碍引起分泌物郁积所造成物理影响,以及分泌物内脂类的分解产物的化学刺激,可致乳腺上皮的增生,致使乳腺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产后长期哺乳可推迟排卵月经的建立,从而降低乳腺疾病的危险。研究发现累积哺乳时间超过2年的女性中,哺乳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对预防乳腺疾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妇科疾病

妇科病一般指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通过对患乳腺病无妇科病者与同时患妇科病者进行比较,发现后者患病率明显高于前者。乳腺与子宫具有相同的靶细胞,当各种原因导致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紊乱时,会同时影响乳腺及生殖系统而引起妇科病及乳腺增生症。月经紊乱是内分泌紊乱的最常见的表现。一旦内分泌功能失调,可使血浆雌激素水平提高,导致对靶器官的持续刺激,加上某部分乳腺组织对激素过分敏感,可能是良性乳腺病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