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宣传 » 乳腺百科 » 了解乳房

乳癌小故事:如何收集乳腺癌的犯罪证据
2018-12-10 来源: 点击:1919

医科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翔


其实诊断乳腺癌就和警察抓小偷一样一样滴!

是吗?

是滴!

这次我就教教大家如何“破案”,“抓住”乳腺癌。

首先得立案

这就要靠广大群众发现异常,例如发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记不住可以看看“防癌顺口溜”),要立刻到医院向医生“报案”,查明原因,排除隐患。


接下来就要收集证据

这个很重要。

首先要勘察现场,也就是乳腺查体。乳腺专科医生经验很丰富,以触摸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然后要根据报案人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仪器检查,也就是辅助检查,收集证据。辅助检查要求精、准,避免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金钱的大撒网,常用辅助检查的方式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核磁、穿刺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病理检查等。所有检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要协同合作。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工具”利弊便于应用(提醒: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及解读报告,以免杞人忧天,吓得自己寝食难安)。

B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但是,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乳腺X线检查


这是目前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操作简单,价格相对便宜,诊断比较准确,对乳腺内钙化特别是部分导管原位癌仅表现出的微小钙化检出率高。可以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但其对致密型乳腺内病变诊断敏感性较低,而乳腺致密又是造成乳腺癌X线检查漏诊的常见原因,所以致密型乳腺内病变有可能出现漏诊。

乳腺X线检查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具有射线辐射,因此该项检查不能频繁进行。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

可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初诊时可用于筛查对侧乳腺肿瘤。同时,有助于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治疗缓解状况,以及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治疗。

细胞学穿刺检查


细胞学穿刺检查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操作简单、创伤小。

虽然目前检查方法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最后是分析所收集到的证据

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法庭”要给予宣判。结果一般有这么两种,其一:虚惊一场,无罪释放,也就是良性的;其二:乳腺癌罪名成立,需要判刑。

乳腺癌罪名成立,要判刑,判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