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应对乳腺癌专家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主编 徐兵河
一、一旦使用曲妥珠单抗,是否就不能停止使用?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曲妥珠单抗,推荐的使用时间也各不相同。对于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预防复发,目前推荐的治疗时间是一年,对于已经转移的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原则上没有治疗时间的限制,只要疾病被控制住,而曲妥珠单抗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就可以连续长期使用。即使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出现肿瘤情况进展,目前认为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要更改联合的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方案即可。
二、是否还有其他抗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
抗HER-2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抗体类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另一类是小分子化合物,其代表药物是拉帕替尼。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抗HER-2DE 靶向治疗药物,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投入市场使用。其中主要包括抗体类药物T-DMI,小分子化合物neratinib(HKI-272)、afatinib(BIBW2992)等。
三、拉帕替尼的不良发应有哪些?
拉帕替尼为口服药物,其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腹泻和轻度的肝功能受损。极个别的患者会出现心脏的毒性,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的心脏毒性低,而且停用拉帕替尼后心脏功能往往能够自行恢复到正常。
四、还有哪些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
除了抗HER-2的靶向药物外,还有其他很多作用靶点的药物。其中主要包括贝伐珠单抗(商品名:阿瓦斯丁、安维汀)、依维莫司等,其中多数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目前只有贝伐珠单抗和依维莫司已经被部分国家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
五、贝伐珠单抗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疗效如何?
贝伐珠单抗属于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属于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一大类。它主要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干预肿瘤营养供应,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就会生成很多小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因此,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理论上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能力。贝伐珠单抗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正是血管生成的关键促进因子。
六、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如何?不良反应有哪些?
贝伐珠单抗治疗乳腺癌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其中单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有限,有效率5%-10%,但是联合化疗或者其他靶向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目前较常见的联合药物包括紫杉醇,长春瑞滨等化疗药物和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
贝伐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出血性疾病和血栓形成等。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密切关注,尤其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更需要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