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诊断与普通疾病不同,这种诊断往往给病人及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诊断癌症应当十分谨慎。正因为如此,癌症的诊断要求一定在病变组织中找到确凿无误的癌细胞。否则,没有经过这一步骤,或没有找到癌细胞,就不应当施行根治性手术或全身性治疗(包括化疗放疗等)。
目前作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独有方法,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即病理学诊断。
因此,当前病理学诊断是肿瘤的最后诊断,即肿瘤患者的入院诊断,故有人称病理诊断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换言之,病理诊断应当是准确可靠的,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但必须说明,“金无足赤”,由于标本取材有限,切片只有4~6微米厚,因此其代表性有时也是有限的,相对的。
病理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病理组织学检查,即常规病理诊断技术。这种方法是将手术切除的标本,或其他各种方法取到的标本,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酒精脱水,用石蜡包埋,然后切成4~6微米厚的切片(1微米等于1/1000毫米),再进行染色,制成切片。经过这些处理以后,医生即可在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根据其异常改变及其程度作出判断,即病理组织学诊断。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大约3~5天的时间。
病理学检查还可用细胞涂片检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其准确性不如组织学切片,不能代表组织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