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间期癌就是在两次筛查期间发生的癌。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我们已参加了乳腺普查,每隔1~2年作一次筛查,怎么还会发生间期癌呢?
其因有二,一是上次检查时给漏诊了。因为癌症筛查是在健康的无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出亚临床或临床前的病变,也就是说被检出的肿瘤常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甚为不易,远较在门诊已有临床症状或摸到肿块的乳腺作出诊断为难,尤其是这种早期的病例在千人中仅2例左右,其难度就可想而知,发生漏诊的情况就不难理解。
其二是癌的多样性,正如人有个体差异,很难发现两个在身高、体重、肤色、容貌等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不尽相同之处,疾病也是一样,同样的疾病,长在不同人的身上,症状、体征、甚至预后转归也会有很大差异,所以为什么人们习惯于要找临床经验丰富的大夫为自己治病,其因即在于此。因疾病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而书本知识仅是告诉你一般规律,癌症也是如此,有时临床检查摸到很明显的乳腺肿物,几乎已可肯定是乳癌,但X光片就是发现不了肿瘤。更有些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发展很快,可以在此短短的两次间隔期间急速发病,从无到有,发生了间期癌。
所以这种生物学行为很差的乳腺癌,预后也常甚差。除此以外,现已知道一般乳腺癌的生长速度常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生长速度也越慢,因此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在其临床出现症状而发病前可被探出阶段的时间长短也不同,这是是所谓的临床前可被探测期,45岁以下的妇女,此一在发病前能被探出的阶段,平均约为1.7年,绝经后55岁以上的老人则为3.3年。
由于上述的原因,因此间期癌难于完全避免,为了保证乳癌筛查的质量,国外一般规定间期癌的发生数不能超过下一轮筛查检出乳癌总数的25%,为了避免或减少间期癌的发生,主要需采取以下五个措施。
1) 检测的医务人员必须是进行过严格的培训,是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且工作负责,具有敬业精神;
2) 检测所使用的设备必须是灵敏度较高、分辨率较强的先进仪器设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X线钼靶机或B超机质量差别甚大,应予注意;
3) 可同时采取几种方法,同时双盲地应用,这样可达到互补的作用,提高检出水平;
4) 严格按筛查规定的间隔期,作多轮定期普查,以减少漏检的发生;
5) 人人学会乳腺自检,极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乳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