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性的健康体检,通常可发现一些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而不易发现早期癌症。因为癌症的筛查方法一定要有较高的敏感性才行,不仅如此,还要求有较高的特异性,这里所指的特异性,不仅是指对癌症,而且对某一器官而言,不然仅被告知您可能得了癌症,而不告诉您是哪一器官的癌症,不是仍于事无补吗?更不必说根本不是癌症的假阳性了。所以不要错误的认为健康体检可代替癌症的筛查,那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因为一般的健康体检并不包含针对某一特定癌症的专项检查。建议在一般的年度体检中根据个人情况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
关于乳腺自检:初时人们认为既然绝大部分乳癌均是妇女无意中偶然发现的,那么如教育妇女大众,每月定期做即省钱又无损害的乳腺自检一定可使乳癌能在早即被发现,从而就能提高乳癌的疗效,降低总体死亡率了。但我国及英、俄等国的实践结果,并非如此,乳腺自检并不能降低乳癌的死亡率。有人统计自检发现的乳癌平均直径为3cm,此时的乳癌不但已有浸润,而且不少已有转移,因此已不能改变其预后,而且自检方法检查出的可疑病变,经手术证实为癌症的只有1%,所以这种方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增加了手术率,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浪费了卫生资源。
关于诊断性检查:那么在经常定期检查,在发现有可疑病变之后,再到医院由专业人员检查是否会有改善呢?经研究,外科医师的专业检查虽然较自检为佳,但检出的乳癌平均直径也达2.5cm,依旧不能改变预后。所以这种所谓的诊断性检查的手段,不论是否专业人员均不够灵敏,不能发现早期癌。
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在“健康人群”中筛检出临床上既无症状也无体征的早期癌,唯有这样才能改变乳腺癌预后,降低死亡率。
当然,乳腺自检虽不能作为筛查手段,但促使大家关心乳腺病变,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仍不失为提前发现,以免延误病情的方法。已参加定期筛查的妇女,也有助于提前发现“间期癌”(两次筛查期间发生的癌)。另外,世界卫生组织也证实在医疗资源不充分、三期乳腺癌发病比例又较高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每月一次的乳腺自检,仍可收到降低死亡率之效。因此,在中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和山区推广乳腺自检仍不失为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