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哪一类化疗药,均是有细胞毒性的,我们也正是利用这种毒性来杀死癌细胞。但另人遗憾的是,凡对癌细胞有杀伤毒性的药同样对正常细胞也有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恒定的,无一例外。相反癌细胞倒有时会有耐药性的产生而对这些细胞毒类药物反而有抵抗力。而且对人总体而言,抗癌药物对人体正常器官及细胞的损害远大于对肿瘤细胞的损害,因为癌细胞在人体内与其他正常细胞相比较总是占极少数。但是就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而言,化疗对防止复发、转移与挽救生命的贡献尚无其他可替代的方法。实际上是以牺牲正常细胞为代价,来换取对癌细胞的杀伤。这虽说不上是舍生取“义”,但却是“舍不了孩子套不了狼”。
那么,这岂非得不偿失。其实不然,因为正常组织在化疗后的恢复是协调有序和较快进行的,而肿瘤组织则相对较缓慢且无序,在正常组织已恢复到可耐受下一次打击时,肿瘤组织尚远未恢复,因而我们就可利用此“时间差”取得化疗的最大效益,在“疗效”与“安全”这对矛盾中使其逐渐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您明白这道理后将有助于您调整心态,更积极地面对化疗的挑战。因此也就不会牺牲原则,对延长周期间隔或降低给药的剂量强度提出要求了。
既然化疗是一全身性的治疗,因此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也均有影响,如血象的减少、消化道反应,肝肾、心肺毒性,以及神经、皮肤、膀胱的毒性,甚至还会有过敏反应及性功能低下等。当然,各器官的毒性又因各种药物的不同代谢途径而有所区别,但患者与医师关注的重点往往并不一致。患者常常关心的是脱发、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这些主观症状,而医师更为注意的是肝、肾、心功能的改变,以及反映这些脏器功能的各种化验指标及血象等的变化。其实殊途同归,无非均是关心如何能顺利地按计划完成化疗,争取获得化疗的最大效益。
那么,为何几乎每一化疗病人均会发生脱发、恶心呕吐或白血球下降呢?因为各种化疗药物对生长活跃、代谢旺盛的细胞杀伤力最强,这样才能杀伤生长活跃、增殖快速的肿瘤细胞,而在人体内的正常组织细胞中,增殖最活跃的是毛囊细胞、胃肠道粘膜的上皮细胞及骨髓造血细胞。因此,这些组织细胞在化疗时就首当其冲,受影响最严重,以致很早就出现脱发、泛恶、呕吐、血象下降等症状就不难理解了。好在正因为这些细胞增殖快速,所以恢复也较快,尤其是脱发,当化疗结束后不但仍可还您一头美发,而且有可能还会带卷儿的较原发更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