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订阅号
文章专家: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王翔
(续上篇) “乳房在,腋窝不清扫,患者做完手术后跟正常人一样,一些患者甚至可以恢复到连疤痕都不明显的程度,心理上也不再有自卑感。”王翔称,这种更趋于人性化的“保乳保腋窝”术式,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患者的生存需求,更多的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变化的改善。同时,他还强调,在科室每年收治的1800余例乳腺癌患者中,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已分别占到30%和50%的比例。
尽管“保乳保腋窝”的局部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流程,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很多基层医院尚难开展,在那里,多达90%的患者被“过度治疗”。对此,王翔强调,除了过硬的诊疗技术外,做保乳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一个高水平的病理科。“术中,我们要送肿瘤去做肿瘤边缘病理,看它上下左右的边缘有没有转移,没有权威的病理科是无法开展这项术式的。”
除此之外,他还称,基层的医生对早期患者实行保乳术仍持保留态度,这种观念的滞后多少也制约着我国保乳术的发展,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更多的早期患者选择保乳术治疗,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这种以最小的有效治疗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早已成为国际上医生和患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外科手术或将走下神坛
“早期的乳腺癌,可以单纯手术治疗;有些需要辅助做化疗;如果需要保乳治疗,那还需要做放疗;如果是一个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做内分泌治疗;假如患者是某些特殊类型,还很可能需要靶向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乳腺癌治疗需要综合治疗方案。”王翔解释说,过去,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是其唯一的手段,医生尽可能的切,认为切得越干净越好。随着学科的发展,肿瘤内科药物的研发、内分泌治疗的推进以及放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推陈出新,外科手术从其无法撼动的位置慢慢退出神坛,逐渐成为配角。
尽管很多外科医生不愿意承认,但王翔早已预见性的认为,外科手术或将成为辅助治疗手段出现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他称,甚至还有一种可能,乳腺癌患者再不需要外科手术,而用射频消融、低温冷冻给予治疗,并以化疗、内分泌和免疫等方法消灭残存的癌细胞。
“我的新课题,就是前瞻性的研究仅靠放疗、内分泌加化疗就能治疗乳腺癌,并且用穿刺代替手术进行活检,逐渐让手术退出乳腺癌的治疗舞台。”王翔称,将来很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需要手术就可以完全治愈,这就意味着,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将被慢慢淘汰。
为此,对于乳腺癌的治疗,王翔则更倾向于成立单病种治疗中心。在他看来,乳腺癌治疗的学科趋势似乎已经很明显,而对于求医的患者却并不明晰。“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医院大多还是直奔外科,而此时的外科医生更应该像是一名全科医生,不仅要懂得手术以外的其他治疗手段,更是要为患者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王翔称,乳腺癌治疗中心的模式恰恰能够弥补患者“乱投医”的缺憾,满足患者在“中心”内接受紧密协作的综合治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