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宣传 » 乳腺百科 » 了解乳房

母乳喂养很重要,产前乳检有必要
2014-12-31 来源: 点击:1426

 

 
    不管人类是怎么来的,将来会进化成什么形式,但至少现在属于哺乳动物,是哺乳动物,出生时就得吃妈妈的奶,只有吃妈妈的奶,孩子才最健康、最安全,才最符合自然规律。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越符合自然规律,个体出现生理学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从预防乳房疾病的角度来说,完整的哺乳过程是乳房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有研究显示,每哺乳一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母乳喂养是妈妈和婴儿最亲密无间的接触和交流,婴儿在吃母乳时得到的抚慰和愉悦是任何方法都超越不了的,吃母乳的孩子情商都要比不吃母乳的孩子高。作为最有爱心的中国妈妈,还舍得让孩子去和奶瓶为伴吗?至于其他母乳喂养的优点这里不赘述了。

 

母乳喂养固然优点多多,但喂养过程中因为乳腺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哺乳。所以,为了宝宝和妈妈的健康,建议准备要怀孕的和刚怀孕的准妈妈们最好提前做一次乳腺专科检查。那么,哪些乳腺疾病需要在哺乳前及时处理呢?

 

1、乳腺肿瘤

乳腺的良性肿瘤有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大多都与雌激素水平紊乱有关,在怀孕后,激素水平会发生更大变化,良性肿瘤会加速生长,甚至会发生恶变。所以孕前及怀孕早期如果发现良性肿瘤,我们建议及早在局麻下手术切除肿瘤。

 

乳腺癌,虽然年轻乳腺癌比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妇女生育年龄逐渐增大,孕前乳腺癌也逐渐显现。至于妊娠期乳腺癌应该果断终止妊娠,先治疗乳腺癌,再考虑妊娠。孕前乳腺癌经过治疗后是可以生育并哺乳的。

 

⑴乳腺原位癌患者在结束了手术和放疗之后即可考虑生育。

⑵淋巴结阴性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在手术2年后可考虑生育。

⑶淋巴结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在手术5年后可考虑生育。

⑷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受孕前3个月停止内分泌治疗(例如诺雷得、三苯氧胺或其他SERMs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直至生育后哺乳结束,再继续内分泌治疗。因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体内激素水平有较大关系,妊娠期间激素水平会有所改变,建议妊娠期间定期孕检时附带乳腺的相关检查(B超加乳腺专科体检)。

 

2、乳头先天性内陷

 

有些女性乳头内陷,非常担心哺乳。其实没有必要,乳头内陷不严重的女性孕前可以通过负压吸引或乳头提拉纠正乳头内陷,轻度的乳头内陷通过婴儿的吸吮也可以纠正,不影响哺乳。重度乳头内陷就要通过矫形手术将其纠正,一般也不影响哺乳。

 

3、副乳

 

副乳可以说是异位乳腺,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具体危害可以参考以前的推送(也说“四房奶奶”),在妊娠期副乳会随着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的升高而变大,更有甚者,有些副乳还会有乳汁分泌。不过不要紧,由它去,一切待哺乳期结束后再说,没必要因为副乳的存在而因小失大、中断哺乳。

 

母乳喂养指导

1)初产妇孕期三个月至九个月之间,最好每天用温开水软毛巾擦拭乳头乳晕,让乳头乳晕的上皮坚强起来,以避免婴儿的吸吮将乳头乳晕皮肤损伤,从而逆行感染引起急性乳腺炎。

2)正确的乳头乳晕含接,可以保证乳汁畅通的进入婴儿的口腔,不会积乳,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3)初乳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到,不能丢弃,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有利于婴儿发育的物质。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地方习俗,要将产后最开始的清淡稀薄的初乳挤掉丢弃,真正是得不偿失的陋习。

4)产后建议纯母乳喂养六个月(所谓纯母乳喂养意思是包括糖水、果汁、代母乳、蛋白粉、米粉等等其它液体半固体都不建议给宝宝加,宝宝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水分母乳就够,不要爱心泛滥,揠苗助长!),六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一岁半到两岁。

5)新生儿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母乳产生也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产妇只要营养足够,睡眠充足,信心满满,一定会有奶的,而且随着宝宝胃容量的逐渐增大及吸吮刺激的逐渐增强,乳汁的分泌也会逐渐增多。除非因个体差异,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我们不建议过度催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