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肿瘤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 吴世凯
冬日暖阳的惬意,屏去了日常工作的烦扰,伏案拾掇忙碌而紧张的从医生活,一张张或灿烂 、或忧郁 、或坚强 、或希望……的面孔不停在眼前闪过,那是一个个普通而生动 、执着而坚强的生命留给我的永恒印记,那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力量、一个希望。在这个已然可以对乳癌说“不”的时代,我们却常常为一些患者的无知、无助、无望而扼腕,也为一些医生的无术、无心 、无德而愤怒。在这个“关爱女性,希望借这一隅笔墨,送给罹患乳癌的女性朋友我们真诚的祝福。
一、认知乳腺癌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对这样的提问“乳腺癌是怎么发生的?”。其实科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究肿瘤的脚步。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乳腺癌发生的过程。人体内的多数正常细胞每天都在稳定而均步的分裂增殖,以替代那些老的或受损伤的细胞,维持人体的各方面功能。但当外界的一些因素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分裂或繁殖加速时,就会在局部形成肿物,这些肿物可以为良性也可能为恶性。如果这种肿物为恶性,又发生在乳腺中,就是乳腺癌。多数的乳腺癌位于乳腺的泌乳导管中,称为导管癌。也有少部分位于导管末端的小叶处,称为小叶癌。如果肿瘤仅限于导管内或小叶内,称为非浸润癌或原位癌,但当肿瘤已经生长到周围组织或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就已经是浸润癌了,预后也就凶险的很。这就是乳腺癌产生的过程。
二、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
当一个早期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往往急切地询问“医生,我能治愈吗?怎样治疗最好?”。其实这看似一个很重要、很紧迫的问题,答案却很简单。因为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经验医学转为循证医学,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再是个别医生对少数病人的治疗经验积累,而是来源于世界各地同类病人的几千、几万乃至更大样本的科学治疗结果的荟萃分析,这些科学数据的综合分析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病人的治疗指南,指南通过医学图书、杂志、互联网,传授给专科医生,并根据最新研究结果,不断对上述治疗指南进行修正,以确保患者接受到最新的最好治疗方案。曾有一位乳腺癌患者确诊乳癌后,带着完整的病例资料到美国东西海岸的多家肿瘤中心会诊,其会诊的结果却惊人的一致。这再次印证了“地球是平的”的时代理念,同专业的医学专家如同在一个办公室,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周围,参照共同的诊治标准,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就是说当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完整后,这位患者的正确治疗方案也就确定了,即便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医院、面对不同的医生,也不应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只要是获得专业执业资格的专科医生,就理应熟知本专业的标准诊治指南。但在我们国家,由于城乡之间、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存在较大的差距,专科医生准入制度还不健全,专业指南的推广教育还处在初步阶段,再加上国民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医疗差错时有发生。完全可以保留乳腺的患者,却错误地选择了乳房切除,给患者带来了永远的遗憾;应该选择术后放疗的却不进行放疗,直接导致肿瘤的局部复发;还有些患者根本就不适合接受几十万元的靶向治疗,却卖了房子去享受毫无益处的时髦治疗。
为了避免早期乳腺癌患者走弯路,我想以下几步切记:(一)手术前完善全面系统检查,以明确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子指标状态;(二)手术前仔细论证有无保乳机会;(三)手术后严格根据肿瘤危险度分级,制订科学的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方案。
为了避免治疗方案选择的局限性,不妨在确诊乳腺癌后,到多家权威乳腺癌专科咨询,以确保治疗选择的正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