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4/6抑制剂的问世为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解救治疗带来了新的生机,晚期乳腺癌患者也逐渐谋求“更高质量的长期生存”。本文分享一例年轻的绝经前HR+/HER2-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一线使用哌柏西利+来曲唑+戈舍瑞林解救治疗,后原方案维持治疗,并针对骨转移情况,使用骨改良药,后行颈椎手术治疗,目前PFS已达22个月,用药仍在持续,不良反应可控,见证了哌柏西利的长生存获益和较优的生活质量。
病例分享
分享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闫石教授
病史简介
患者:女,35岁
首次就诊时间:2021.01
主诉:发现左乳肿物4年,破溃1个月。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家族史:否认肿瘤家族史。
月经史:初潮13岁,经期5-7/28-30天,末次月经2021.1.14,规律。2021.1.30开始应用戈舍瑞林。
婚育史:26岁结婚,子女1名,健康。
现病史:2017年初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自诉2cm左右,肿物逐年增大。
2020年初出现左侧腋下及左侧锁骨区肿物。
2020.10出现颈椎疼痛。
2021.01出现左胸壁破溃,手脚麻木,自觉手指末梢发凉,四肢无力。期间均未就诊。
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触及约10×8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1点方向腋前线处可见约5×5cm红色破溃面。
下肢肌力:1级(有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ECOG:4分(卧床,不能自理)
辅助检查
2021.01我院超声:左侧乳腺多发实性占位(BI-RADS 5类,较大的97*18mm),左腋下多发实性占位(考虑M,较大的31*20mm),左锁上、左锁下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M,较大的16*11mm)。
2021.01我院CT:左侧胸壁多发不规则密度肿物,边界不清,最大范围约74*29mm,考虑恶性病变。多发胸椎椎体及胸骨骨质破坏,考虑骨转移。
2021.01 CT
骨扫描:胸骨、右肩、多个椎体、骨盆多处放射性异常浓聚,符合骨转移瘤。
全脊柱核磁:颈胸腰骶椎异常信号,考虑转移,伴颈4、7椎体病理性骨折。
血液学检查:CA153:214 U/ml;碱性磷酸酶:155 U/L;
其余脏器、血液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心理因素:焦虑:3级
穿刺病理:(左乳)浸润性癌,(左锁上)低分化腺癌。
IHC:ER(+,80%,中),PR(+,90%,中-强),HER2(1+),Ki67指数40%。
临床诊断:左乳癌cT4N3M1-IV,骨转移;分型:LuminalB HER2-
治疗经过
经MDT会诊后,暂不考虑乳腺外科手术、椎体放疗;建议颈椎手术;全身治疗首选靶向+内分泌+骨改良药。
2021.1.30:哌柏西利 125mg qd po, 服21天,停7天
来曲唑 2.5mg qd po
戈舍瑞林 3.6mg 1/28d iH
骨改良药:地舒单抗 120mg 1/28d iH
2021.2:外院CT:多发椎体密度不均,伴骨质破坏,考虑转移瘤。
2021.2.12于外院行颈前路病变切除椎管减压间盘切除内固定、颈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术后病理:(颈椎椎骨)见转移癌,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病史符合乳腺癌转移。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40%,中);PR(+,80%,中-强);Her-2(1+),Ki67指数约10%。
超声评估:乳腺、腋下、锁上病灶明显缩小
CT评估:左胸壁病灶明显缩小,疗效PR
CT评估:骨转移病灶成骨明显
颈椎MR评估:颈椎压迫解除
患者皮肤愈合状况良好。